朱建华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要加强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主动探索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手段。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在进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通常所说的新媒体一般指的是凭借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支撑打造的一个系统的网络化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囊括了大量的信息内容,具有信息传播快、广泛的辐射区域和多元化的思想意识观念等特征。和信息化时代之前的媒介相比较,有很大的进步。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利用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媒体的优势,在宽广的新平台上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传播的更快、更远,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2.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主要限制在思想理论课的课堂上。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介登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同时展现出了新的教育手段的强大力量。微信、微博等新兴的交往平台的形成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传播新的思想观念。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生动形象,易于为高校大学生接受。这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外来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世界各地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得信息能够不受时空、民族的限制。造成了国外腐朽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一些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对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资本主义国家欲借助文化手段来侵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企图向我国大学生灌输一些资本主义的价值思想。这些局面严重地不利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对人生和世界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造成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偏差,更严重的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不良倾向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到市场经济中以金钱利益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在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中也呈现出功利化的特征,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传播者到处散播一些低级的、庸俗的、消极的和不真实的信息。这些负面信息极大地有损新媒体的良好形象,同时给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消极作用。现实情况表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不良影响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媒体快速发展使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媒体的不断更新进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从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就结成紧密的关系,同时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认识途径也产生了变化。由于接触到新的认识外部事物的途径,造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维逐渐丧失其独立性的特征,渐渐地离不开这种虚幻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利的作用,更有的丧失了自我。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观念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应有的时代特征。
三、新媒体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
1.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当今新兴媒体的作用下,信息传播量沿着由少到多的趋势传播着,借助于新型的传播技术,人们能够独立自主地筛选对自身有用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推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摆脱落后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借助新媒体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在正确理论的影响下科学看待自身以及认知社会,能够准确地辨别各种事物,调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塑造一种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在当今的新媒体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和手机文化的建设等,通过这两方面的构建推动形成新时期的校园文化,使其发挥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主动促成现实和虚拟平台的有机组合,充分展现新媒体的教育功能,构筑一个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推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3.积极探索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鉴于新媒体时代呈现的虚拟性特征,结合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应当不断创造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手段,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运用新媒体时代提供的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运用以QQ 群、微信和飞信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主动地借助新平台和学生进行交流,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刘红胜.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4(2).
[2]王玉婷;王新山.试论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3]都慧英;周方遒.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李智.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